首页 > 娱乐 > 正文

品鉴 | 中国传统工艺:传承匠心 惊艳世人

2023-08-22 11:52:08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历代手工艺者高超的技艺,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文化信息。古往今来,许多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或深受文人雅士青睐,或为百姓“日用而不觉”,传承至今,仍然被人们使用、欣赏、收藏。尤其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经由当代传承者的创新设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发挥独特作用,甚至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本文与大家共同领略一些汇集众多技艺、文化气息浓厚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风采。

▲ 黄卓 绘

大俗大雅一柄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赵润田

扇子,大俗大雅,占尽了这两头。

先说“俗”。空调普及之前,谁没使过扇子呢?甭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三伏天里,人手一把,驱赶着暑热。最痛快的就是拿个大蒲扇,呼啦啦地扇。蒲扇这东西,没什么美感,但实用。街上的老人走累了,把蒲扇往砖台上一垫就能坐下歇会儿。有时也不是为了解热,而是赶蚊子。对脾气的老几位凑到一起,说着话,有一搭没一搭的,最是人间滋味。蒲扇那么可心,简直是个多用途工具,路上遇到雨,蒲扇还可以顶个雨伞,往头上一遮,跑吧。

蒲扇又是个有佛缘的物件,电视剧《济公》里的济公和尚什么时候手里都拿着把蒲扇,这蒲扇破得没法看,却恰合济公的风度。鲁迅画过“活无常”,画面上怪怪的无常手里擎着的就是一柄破蒲扇,裂着大口子,那蒲扇直指前方,是整幅画的力度之所在。

不过,文学作品里很少说到蒲扇——它太平实了,书中常提到的是宫扇、折扇。所谓“轻罗小扇扑流萤”,指的就是宫扇。宫扇也称团扇,都是薄纱所制,上面淡淡地绘一枝花,梅也罢,桃也罢,雅致得很。扇形或圆或方,或细腰葫芦状,就像《西游记》里火焰山罗刹女手持的宝扇那样。宫扇的形制有很大发挥空间,在圆形或方形基础上做出一些细微调整,就有了更为细腻的个性。而且,还可以在扇面上绣花,最好是苏绣,看着就舒服。

唐代诗人有不少题咏扇子的诗歌。刘禹锡写过一首《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他的另一首诗则以扇相喻,说人情冷暖:“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当时初入君怀抱,岂念寒炉有死灰?”司空图所题也有情有义:“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禅林的皎然和尚也咏道:“他时画出白团扇,乞取天台一片云。”可谓联想丰富,气韵高古。

到宋代,团扇依然流行,苏轼、陆游等人都有咏团扇的作品。陆游总不离文人气味:“护砚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婵娟。”“团扇兴来闲弄笔,寒泉漱罢独焚香。”范成大则惆怅得像化不开的雾了:“去年团扇题诗处,依旧疏帘细雨中。”还是南唐后主李煜说得轻松些:“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 苏绣宫扇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

现在的宫扇是一种旅游工艺品,游客觉得好看,买回去把玩或是赠人,都是有趣的。但那些禁不起细看的“大路货”最好别买,去看看近年来拍卖场上的老苏绣宫扇,就知道啥是好东西了。

竹扇是自古至今都有的扇子。把竹片削为薄薄的竹篾,纵横相交,外勒以边,镶上竹柄,就成了竹扇。竹扇比蒲扇灵便,比团扇结实,很实用。唐代张祜有首《福州白竹扇子》说得很细致:“藤缕雪光缠柄滑,篾铺银薄露花轻。清风坐向罗衫起,明月看从玉手生。”

羽毛扇当然也是扇中名品,“摇羽毛扇的”甚至成为军师、谋士、帮闲的代称,其中最大的“腕儿”当然是诸葛亮。其实何止诸葛亮,“羽扇纶巾”本来是说周瑜的。白居易有首诗专咏白羽扇:“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但要说方便而不失雅致,则非折扇莫属。折扇,竹木为骨,素纸为面,可以很简单,到此为止;可以很讲究,精雕细作。明代《万历野获编》说,折扇为“怀袖雅物”。扇子到了折扇这里,横生出无限空间,虽为微物,气象万千,为文人画的随意挥洒创造了一片天地。经由文士、画家的参与,折扇成为表情达意的手段,至少在明清时期,它已成为承载着万千情意的文玩雅物。

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里多处写到扇子,甚至成为精彩情节。第31回“晴雯撕扇”写豪门主仆听扇面断裂的声音,晴雯解气,宝玉叫好。第48回则借平儿的辣嘴,骂出一段关于扇子的生死案子:贾琏想要得到石呆子的20把旧扇子,但那石呆子宁愿饿死冻死也不卖。《红楼梦》虽是小说,但透露的社会习俗是真实的,我们从中也可得知清代达官贵人收藏旧扇子的风气。

▲ 各式折扇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

折扇的起源在学界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它是宋朝时从日本传进我国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其为中国原创,南北朝时期已有折扇,是见于史书的——《南齐书·刘祥传》载:“司徒禇渊入朝,以腰扇障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资治通鉴》卷135齐高帝建元二年“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元胡三省注:“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有人则将两种观点折中,说折扇原出中土,但一直粗糙简陋,传到日本、高丽后被精致化了,在宋朝时又作为贡品返回中土,有泥金面、乌竹骨等多种样子,遂流行开来。

折扇,最紧要处就是扇骨和扇面。扇骨通常为竹质,普通竹子只能做普通扇子,上等扇子必得湘竹、玉竹等。湘竹亦称斑竹,天然有花斑,好看;玉竹竹质细腻,便于雕刻,是刻竹的上好材料。此外,还有紫竹、罗汉竹等稀见种类。至于扇面,无论写上字还是绘上画,都增添了趣味,极具风雅。

几十年前空调未普及时,夏日是折扇争奇斗艳的天下。不少人很在意手中的折扇,它是自己的另一种脸面,展开扇子,就等于展开一个人的文化家当。

折扇的讲究首先在刻竹上。带有刻竹的折扇,曾是上流社会的必要“装备”之一,政界高官、商界大亨、伶界名角、学界文士,无不精心配备,既为自娱,也为与人交际时显示自己的文化品位。民国时北京最好的刻竹者首推张志鱼,张志鱼刻竹在当时号称“琉璃厂三绝”之一,另两绝是张寿丞刻铜、朱友麟刻瓷。张志鱼工篆刻、善书法、能绘画,尤以刻竹独擅艺界,被誉为“北方刻竹第一人”,拥有一柄张志鱼刻竹折扇,足为人前夸耀。

刻竹一艺,有阳刻、阴刻、青皮、沙地等多种形式,其中,画稿是非常重要的。当年张志鱼所刻,多为张大千、齐白石等一时名彦在扇骨上绘得的底稿,然后奏刀而就,原画神采不但全局毕呈,而且还能以刀补笔,做出适当调整,成为一种令人叫绝的艺术品。现在寻到张志鱼手刻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曾见过他当年的不少扇骨拓片,非常精妙。

除了扇骨上的雕刻,扇面上的绘画更容易吸引人,许多知名书画家都曾做过扇画,当然,随着价钱越来越高,这些扇子已不再是实用品,而成为极具艺术含量的收藏品了。民国时,请名画家画一幅扇面,索价相当于一平尺,现在则远高于此。如果是一面绘画、一面书法,形成双璧之美,价值更要翻倍。近年来的拍卖会上,成扇是很重要的一类拍品,甚至还有专场。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藏扇,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为多。

▲ 象牙折扇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

还有一些扇子,虽然是扇子的模样,但天生就不是让人拿来纳凉的,它们的材质包括象牙、珐琅等,常常是陈设于室内,用于装饰。象牙宫扇、满工花纹扇,那真是工艺绝品。紫檀镶银丝宫扇、象牙丝编织图画珐琅柄宫扇,用极细的银丝、象牙丝编织而成,嵌有玉石百宝组成的花卉禽鸟,套用好几种工艺,让人屏息端详,惊为天物。还有珐琅工艺制成的折扇,取其样貌,实不可开合,安置于木架上作为摆设。这些东西离生活较远,聊备一格,在拍卖会上、博物馆里欣赏下也就够了。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明清时期的文房水盂

“象生”百态

高 塽

▲ 清代水晶兔式盂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水盂,又名“水丞”“水中丞”,是用于存储研墨用水的文房用具。盂这种器型,可追溯至史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随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而发展出多种功能,且遍布皇室礼仪、日常生活、宗教供奉等诸多领域。文房水盂脱胎于“盂”家族,应笔墨书写需要而生,萌芽于西汉,经历了魏晋、隋唐的发展期,至宋代迎来繁荣。明清时期,人们对水盂十分喜爱,各种对水盂的品评见诸文人笔记之中,甚至清代帝王也曾参与宫中水盂的样式设计。明清时期,宫廷的文房水盂一改唐宋时单色釉盛行的特点,各种釉上与釉下彩绘瓷成为瓷质水盂的主流,紫砂、玉、水晶、玛瑙、珐琅、玻璃、竹根等各种材料也被用来制作水盂。造型方面,除了传统的盂形,还流行具有各种吉祥寓意的象生形水盂以及与笔架、笔舔等文具融合型水盂。

▲ 清中期德化窑白釉蟹形水盂 英国V&A博物馆收藏

模仿动植物等造型的象生形文房水盂是此时尤具特色的一类,除了储水研墨的实用功能,更以其奇巧造型成为文人墨客书房陈设、案头赏玩不可或缺之物。其实,象生形水盂的出现可追溯至魏晋,比如越窑青瓷中就流行蟾形和兔形水盂。唐宋时期,象生形水盂并不多见,直到明清,各种模仿动植物造型的水盂被大量制作。此时的象生形水盂,已摆脱了在扁圆腹造型的基础上贴塑动物头部及四肢的样式,向着更加写实的方向发展,不仅造型更加别致、多样,还附加各种美好寓意。

▲ 清康熙景德镇窑素三彩鼠形水盂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明清时期,动物造型的水盂十分丰富,大多寄托着多福、多寿、多子的美好愿望。比如,当时出现了不少鼠与葡萄结合的造型,表示多子多福。在海外博物馆可看到一些清康熙年间的景德镇窑素三彩鼠形水盂,为康熙时期特有的彩绘瓷品种,色彩淡雅,十分珍贵。又如,水鸟造型的盂流行于明清时期,被称为凫式盂。凫是野鸭等水鸟的统称,谐音“福”,以此命名,寓意吉祥。以螃蟹作为水盂造型,则因其具有科举得中的美好寓意。《明史·选举志》称:“会试第一为会元,二甲第一为传胪。”因此,世人就以两只螃蟹衔芦苇来寓意“二甲传胪”。蟹形水盂可见德化窑白釉烧造,整体模塑为螃蟹形,左蟹钳夹一银锭,背甲开椭圆形口。

▲ 清康熙画珐琅荷花形水盂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清中期青白玉菊花式水盂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植物造型的水盂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很多花卉优雅美丽,本身就极具装饰性。荷花作为水盂的造型,可为一片花瓣,也可为圆形的整个花朵,各有意境,呈现不同效果。清代宫廷的画珐琅荷花形水盂,口沿下一周绘绿色莲子,再用深浅不同的红色釉料描绘花瓣,浓红艳绿,尽显宫廷华丽风范。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吉祥、长寿之寓意。清宫旧藏中有以玉雕成的菊花形水盂,主体雕刻为一朵团拢的菊花,器壁浮雕层叠的花瓣,外壁透雕曼妙的枝叶,既是装饰又可做执柄,设计感强烈,体现了清中期宫廷玉雕的审美。

▲ 清代白玉葫芦型水盂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清代玛瑙瓜形水盂 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

除了花卉,瓜果的形状也十分适合水盂。葫芦谐音“福禄”,明清时期宫廷玉雕中可见各式葫芦形水盂,辅以蝙蝠、藤蔓装饰,寓意福寿绵长;瓢形盂,可见于紫砂器、鳝鱼黄釉陶瓷器制品,颜色上写实逼真,追求匏器自然的质感。与葫芦同属一科的瓜类,也常见于水盂造型。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玛瑙瓜形水盂,利用玛瑙自身丰富的色彩施以巧作,器盖以绿色玛瑙圆雕成叶,器身圆雕黄色小瓜,内空可盛水。桃子作为长寿的象征,是表达祝寿寓意时最常用的题材之一。桃与蝙蝠、灵芝等搭配组合,寓意福寿双全、灵仙祝寿等。明清时期的桃形水盂材质丰富多样,有玉、瓷、紫砂、玻璃、竹雕等。雍正时期的画珐琅桃形水盂,盂身呈双桃形,桃尖涂染粉红色,渐变且有斑点,桃实上的绿色也是深浅不同,栩栩如生,令人垂涎欲滴。紫砂桃形水盂,常将底足做成桂圆、莲子、枣、花生等干果形状,贴塑于盂下,寓意早生贵子。

▲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太白醉酒水盂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

动植物造型之外,还有人物造型、器物造型的水盂。人形水盂,通常是在水盂一边塑人形,构成一个生活场景或历史典故。“太白醉酒”是水盂造型常见的题材,以此表现文人豁达自信、桀骜不驯的风骨。类似水盂通常为酒缸形状,旁边或塑或雕一个瘫坐斜倚酒缸的人,表现醉酒的状态,人物一般头戴软角幞头,身着圆领袍衫,为典型的唐代人装束。

▲ 清乾隆景德镇窑白釉龙蝠纹水盂 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

仿器物造型的水盂,一般仿的是竹篓、书卷等各种日用器物。明清时期流行包袱造型的水盂,因为包袱谐音“包福”。景德镇窑白釉龙蝠纹包袱形水盂,整体施白釉,口部贴塑蝙蝠和螭龙,二者昂首相望、张口呼应,栩栩如生,寄托“福寿双全”的美好寓意。

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象生类水盂,既有实用功能,又可把玩欣赏,成为当时文人书桌上一道别致的风景。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扬州画舫录卷十七·工段营造录》载:“几上多古砚、玉尺、玉如意、古人字画、卷子、聚头扇、古骨朵、剔红蔗葭、蒸饼、河西三撞两撞漆合。瓷水盂,极尽窑色,体质丰厚。”可见,当时厅堂之内、书房案几上流行的陈设物品,水盂位列其中。

(作者系北京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内画鼻烟壶

方寸之间观天地

周 隼

▲ 1816年甘烜文内画鼻烟壶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收藏

鼻烟壶是承装鼻烟的容器,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自欧洲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如今,虽然人们不再嗜用鼻烟,鼻烟壶却作为精美的工艺品流传下来。在品类众多、绚丽多姿的鼻烟壶家族中,内画鼻烟壶将中国独特的造型艺术与传统的书画艺术巧妙融为一体,时至今日仍深受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青睐。

内画鼻烟壶一般选用玻璃、水晶、浅色玛瑙、金珀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制作,壶体通常为扁平,以便有两个平面作画。制作时,首先在器物内装入铁砂、金刚砂和水,通过晃动进行撞击摩擦,使壶的内壁呈磨砂状,不再光滑,然后用一种特制的小勾笔,蘸上水墨等颜料从壶口伸入,在壶内反向作画。原则上各种绘画方法都可以使用,但一般都是中国画。为适应各种欣赏习惯,现在也有在内画壶中绘制油画的。

据香港鼻烟壶研究者梁知行考证,内画鼻烟壶最早应出现于清嘉庆年间,是由中国南方的一位年轻画家甘桓发明的(见梁知行《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又据许漠士考证,甘桓的真名叫甘桓文,他创作的内画鼻烟壶题材很广泛,敷色以墨色为主,以淡素的颜色为衬,早期作品是以甘桓署名的,后来也有以甘桓文、一如居士、半山、云峯、古开樵等署名的。现存甘桓文最早的作品是其于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所作,一面绘有山水,另一面书写诗文,构图、画技和书法功力均不凡,说明作者绝非初学乍练,已进入成熟阶段。

在大方向确定后,各种流派和风格的内画壶大师以及作品便自皇宫至民间不断涌现。内画的题材也从简单的装饰图案,慢慢发展到山水、人物、花鸟,进而在图画中插入具有故事情节的传说和神话。随着绘画技艺的日趋成熟,又进一步借鉴国画艺术,给每幅作品加上题款、印章,使得内画壶越来越具有欣赏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书法与绘画移植于内画壶,让这一地道的“舶来品”满载中国艺术元素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时的珍贵礼物。

内画鼻烟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粤派”等流派。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这里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发达,孕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其必然性。画工们汲取京城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京派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的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是京派代表人物,他与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合称“京派内画四大名家”。鲁派画工云集地在山东博山,鲁派因山东博山籍内画师毕九荣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北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鲁派内画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艳丽取胜。

鉴赏内画鼻烟壶,除了考量它的书法绘画技艺,其本身的造型也是重要部分。画师会依据每一款壶的造型决定描绘内容、表达手法、题款印章等,更富于文化素养的匠师不再描摹名人字画,而是拿出原创性的书画作品,以奠定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地位,文人书画中的布局谋篇、意境笔法最终成就了内画鼻烟壶这一综合艺术。从最初高雅的文人画到后来的世俗画、肖像画,内画鼻烟壶在方寸世界中展示着广阔的文化情怀。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3年8月22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大俗大雅一柄扇》、

《明清时期的文房水盂 “象生”百态 》、

《内画鼻烟壶 方寸之间观天地》

↓ ↓ ↓ ↓ ↓ ↓ ↓ ↓ ↓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