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西秦刺绣“绣”出和美乡村

2023-07-06 07:56:10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西秦刺绣是流传于陕西宝鸡北部塬区一带的民间刺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是当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瑰宝。6月17日至24日,为期8天的宝鸡千阳县第六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展销活动在宝鸡市举办,吸引了数万名市民和游客体验、购买,线上线下销售刺绣产品7.6万余件,销售额62.4万元。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评选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千阳县的“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入选。千阳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秦刺绣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合作社+绣娘+农户”的发展模式,产业化开发刺绣项目,快速壮大规模,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支柱、建设和美乡村的有力抓手。

▲ 当地绣娘在非遗工坊制作绣品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资料图】

01

产业赋能,工坊铺就致富路

“千阳县持续壮大刺绣产业规模,辐射带动全县妇女加入刺绣生产。”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千阳县把刺绣产业由闫家村推广到全县,成立刺绣合作社21个,省市级非遗工坊6家,传习所7个,发展刺绣专业村11个,引领农村妇女、贫困劳动力从事西秦刺绣加工制作,带动就业1.2万人。此外,做好“非遗+”,千阳刺绣虎头枕融入邮票面向全国发行、持续举办西秦刺绣香包节展销活动等方式,让千阳刺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依托西秦刺绣,千阳县太阳鸟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非遗工坊职能作用,带动周边低收入家庭和留守妇女2000余人从事刺绣工艺品制作,年制作工艺品50万余件,产值300余万元;带领绣娘年制作工艺品80余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从业人员5000余人,帮助脱贫户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

“为了让绣娘的绣品卖个好价钱,我们的刺绣工坊为绣娘搭建销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在北京秀水街、西安大唐西市等人流量大的景区、集市设立固定专卖点,现场展示千阳刺绣技艺,打通销路,助力增收。”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非遗工坊创始人李惠莲说,他们同时在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展销。

“宝鸡千阳年生产刺绣工艺品680多万件(套),实现产值8600多万元,刺绣艺人人均纯增收3800多元,为西秦刺绣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父老乡亲在家门口铺出一条致富路。”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杜俊杰说。

02

激活传统,让老技艺更具时代光芒

“从6月初开始,香囊和五彩绳开始热销。今年兔子元素的香包特别受大家喜爱,端午假期的第一天就卖出了上千件。”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海燕介绍,合作社不断尝试将多种元素融入香包造型,福禄寓意的葫芦香包、形状各异的刺绣胸针、小巧精致的中药香囊等产品,很受年轻人喜欢。

民俗专家修剑桥表示,时代在发展,传统的刺绣艺术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民间艺人在技艺传承和发展之路上开拓创新,让民间艺术在现代绽放出新光彩,诠释了当代生活之美。

西秦刺绣积极对接现代流行元素,开发出的十二生肖挂件、福禄寿饰品、镇宅对狮等200多个新品类,受到市场青睐。“改良后的虎头帽、老虎枕、五毒马甲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量产和远销,也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工坊制作。”李惠莲说。

“西秦刺绣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既继承了西秦刺绣的传统制作技艺,又结合现代时尚理念,不断开发出适应现代生活审美的新产品,既实用又美观,赢得了市场和人心。”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保护部主任白拴锁表示,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体现了西秦刺绣的更新和再创造的能力,也让其得到了流传的土壤。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段军林表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为依托引导村民走上良性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责任,要让文化遗产‘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绽放出时代魅力。”

03

拓展路径,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不少参展合作社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优秀的民俗文化产品卖往全国各地,线上销售额达29.7万元,营业额比以往节假日增加10%以上。”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第六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共搭设民俗文化产品展销棚17个,现场还设置了配制香囊、刺绣制作等互动区,不少市民体验了彩布缝合、填充香料等香包制作过程,在端午佳节里感受非遗魅力。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印发,各地进一步明确了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位置,传统技艺在带动就业、创业方面和团结村民建设和美乡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

“很多绣娘是在传承人的教授和培养下走上刺绣道路的,现在都能独立绣制作品。我们不仅开班培训,还包工包料,成品统一收购,消除绣娘的销售之忧。”王海燕说。据悉,千阳县组织省级工艺大师立足村内刺绣产业合作社,带动妇女边学边干边计酬,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千阳县将刺绣技能培训纳入再就业培训等项目培训之中,组织全县刺绣从业人员开展文化创意、电商经营、营销理念、销售知识等学习培训100多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

“近年来,非遗工坊把刺绣产业用工重心锁定在镇、村留守妇女群体,采取传承人手把手教、工艺大师‘带徒传’提技能、产业培训项目化促规模、学做结合效益化增收益等方式传艺带徒,充分调动妇女参与的积极性,让乡村剩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向技能型劳动转变。”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千阳将大力发展“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切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借助县、镇村农家乐、民宿、乡村生态旅游等平台,鼓励研发团队开发刺绣文创产品、开发旅游刺绣体验项目,以传承和融合之美,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2023年7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西秦刺绣“绣”出和美乡村》

↓ ↓ ↓ ↓ ↓ ↓ ↓ ↓ ↓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