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公共 | 《社区的实践》:为“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承上启下-世界快讯

2023-06-07 14:57:35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说起“20世纪90年代”,你首先会想起哪些大事件?北京亚运会、三峡工程正式开工、香港回归、江淮大洪水……这些可谓载入史册、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记”。而在此之外,还有被记录成书、与农村改革有关的大事情——乡镇企业和农民流动。

从理论预期上,乡镇企业和农民流动这两件事应与城镇有关,但实际上并未主要发生在城镇:统计数据显示70%—80%的乡镇企业办在村庄;农民流动也多落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学研究者的疑问。折晓叶与陈婴婴从1992年至1998年间深入调查了一些典型的超级村庄,最终写就《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近日,此书作为“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的第十六位新成员,由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再版面世。


(相关资料图)

《社区的实践》

透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变迁

所谓超级村庄,是一种结构十分复杂的非农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于在工业村基础上发生的自然城镇化过程中,其兴起历程体现了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自有逻辑、适应力和再造力。

全书以村庄为研究单位,主要确定在两个范围内:一是总产值超亿元的经济发达村庄,亿元村是研究意义上的超级村庄的雏形;二是发达村庄较为集中的地区,以我国东部和南部为观察区域。

折晓叶与陈婴婴首先选择的是单个案例调查方法。1992年底,两人开始深入广东沿海沙田平原的丰村进行个案研究,对超级村庄有了一个定性认识,确定了其基本特征。但个案研究方法终究存在某些局限性,比如“难以从典型性的生活逻辑中提升理论特别是创新理论”。幸运的是,1995年,两人中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的招标课题“超级村庄的兴起与新型城乡关系”。

得到研究资助后,她们在丰村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超级村庄进行调查,加入了苏南地区的联村、北村、塘村,闽南地区的畔村,中西部的贾村、义村等,并将这一专题从单个案例扩展到类型比较研究的阶段,尽可能全面反映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过程。

对于案例要不要从一个扩展到数个类型,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人坚持终其一生只在一个或两个社区内从事研究,也有人致力于数个不同类型社区的比较。“由于我们对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区背景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选取了后一种方法。尽管我们对类型比较倾注了一定的心智和精力,但深感此途艰辛,有待解决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还很多。之所以敢把这样一部不够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正是出于引发争论、促进思考和建设学术的目的。”折晓叶说。

书中丰村、联村、畔村这三个案例村分别对应了超级村庄的研究分类基本指标——“珠江模式”中的股份制合作体系、“苏南模式”中的集体制合作体系、“晋江模式”中的村政与民企合作体系。“通过对这三类村庄的个案和比较研究,本书不仅描述了超级村庄作为一种非农社会经济区的多个面向,而且对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对个案村的深度剖析,富有启发性的学理分析,为我们透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机制打开了一扇窗。”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经典重现,再版新颜

最后一次离开案例村又过了约两年,折晓叶和陈婴婴完成了书稿交给浙江人民出版社并于2000年12月出版。2023年5月,此书被纳入“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推出了全新版,作者为此撰写了5000多字的再版前言。

为何要再版一本23年前出版过的书?研究界的共识可以简要归结为三个词组:典范之作、问题意识、历史视野。

具体来说,这是本土社会学研究的一部典范之作,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有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既延续了中国社会学类型比较的传统,又有新突破,并在研究中体现出问题意识和历史视野。由于采用了对多个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本书的叙述框架呈现为实践进程与问题意识之间的对话,虽然用意同样在于实现案例研究与理论模型之间的对话,但更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体现了研究者最可贵的基本素质——对现象和理论始终保持好奇和敏感,从而能时时处处产生疑问,从疑问中提炼出好的学术问题。

本书的历史视野也不同于典型的社区史,只限于两个层面:一是注重制度化的实践,通过考察社区最重要的规则类型和体系,来把握那些在时空中沉淀最深、具有传统特性和相对稳定特征的实践活动(这也是作者所强调的“日常生活逻辑”);二是对组织和制度遗产以及文化遗产的关注,通过描述和分析实践活动中的遗产痕迹,来说明社区变迁如何从过去推进到现在。

在“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中读懂中国

其实,对“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来说,像《社区的实践》这样的书并不存在“年龄限制”,因为“文库”选取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社会学经典著作。

2014年,生活书店启动“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项目,意在通过一些优秀的本土社会学著作,向国内外学术界集中展示中国社会学领域的发展成就,进而诠释中国道路和经验。2015年5月,“文库”第一部作品《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上市,之后,《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等十四部作品陆续推出,直至最近上市的《社区的实践》。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系列丛书

从“文库”作者看,既包括费孝通、梁漱溟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也包括以陆学艺、李培林等为代表社会学重建的主力军,还有王铭铭、孙立平等知名学者;从涉及题材来看,涵盖了婚姻家庭、村落文化、市场转型、城镇化、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人口问题、乡村治理等各个方面。

据统计,截至目前,“文库”的16种图书总销量超过56万册,总码洋近3500万元,其中,销量过万册的有10种,而销量最高的《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已近16万册。“‘文库’的目标是做成最全面系统展示中国社会学成果的重磅出版品牌,一方面获得学术界认可,推动社会学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适合广大社会学研习者、相关理论工作者以及关心当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普通读者阅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告诉记者。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